我学习命理学知识的一些心得

我从小就有接触阴阳五行的知识,但只是耳濡目染,并没有深入学习。后来,在我工作没几年之后就迷上了八卦和六爻,这是我真正研究传统文化的开始。(图片来源于pexels)

文章图片

我读的第一本书是《道德经》,第二本书是《增删卜易》。干支和五行对我来说从来都不难,我很小的时候就能背下来六十甲子和十二生肖了。至于掌诀之类,对我来讲也并不神秘。

我在研究六爻的时候,才明白了什么叫做“顿悟”。那是一个冬天的春节,我没有回家,听着窗外的鞭炮声,我突然感觉彻骨的寂寞,百无聊赖中摆开六爻,突然明白了其中的奥秘。我自己的看法是,在那一刻我的精力处于绝对的集中,比平常任何时候的运转都迅速,所以才有了那样的奇效。

传统文化是讲究顿悟的。顿悟不是一个神秘的东西,它是我们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,然后发酵的结果。可以说,顿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中猛然的甜蜜。

但我却坚决了放弃了六爻,而是去研究八字。对于六爻来说,它的起盘有着繁琐的仪式,乡间的人们甚至在缭绕的香烟中跪拜起盘,以期寻求冥冥中的一点启示。我希望简单,我并不希望把自己跟“不确定”深深的纠缠,而命理学正符合这点。

如果你是一个喜欢“玄虚”的人,显然命理学并不适合,你更适合研究六爻和梅花这类“无中生有”的学问。而如果你是一个喜欢“解方程”的人,那你更适合命理学。

就我二十多年的学习和实践经验,我给命理爱好者的学习提这样几个建议:

第一,看书要广泛。很多人看一本《子平真诠评注》就觉得很厉害了,但实话实说,这本书中的观点有点狭隘。我说的狭隘就是,《子平真诠评注》这本书对其他人的观点太过排斥,如果只看这本书,往往容易陷入“自我”的怪圈。

我甚至建议大家,不只是命理学的四大本要看,其他的什么六壬、奇门、星相、堪舆、择吉的书,都要看。不是一定要精通,而是要知道。知道了世界有多大,就知道自己有多小。

如果有古文的基础,我建议大家尽量看古书。读合辙押韵的典籍,就像听一首美妙的乐曲,它会给我们以无穷的想象,其中的快乐是读现代人的书无法比拟的。

第二,要多实践。不管是古籍还是现代人写的文章,其形成于文字中的,一般都是关于富贵的判断,而对于吉凶等类的判断,则往往浮于表面,需要自己在实践中总结和摸索。

当然,如果有师傅带会更好,但即使是最好的师傅,他也不可能倾囊而授吧。(如果你相信套别人话就能套到真谛的,就当我没说)。所以,自我探索永远是最重要的。

第三,不要只关注命理学本身,而是要拓展知识面。我曾经在文章中写过,很多人觉得我分析学业更在行,那是因为我每天都在关注大学招生相关的信息。同理,我对健康不在行。为什么不在行?因为我对医学知识完全不懂。所以,光学习命理学知识本身是不够的,我们也需要了解行业知识和风土人情。

第四,既然学习,就要虔诚。我们不能说逢山就拜,但至少对我们的先贤们保持一份崇敬之心。

第五,要知道什么可讲,什么不可讲。初学命理者,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来者不拒,并且言无不尽。每个行业都有禁忌,就好比京剧演员唱关公,他是有一套规程的。该讲的讲,不该讲的不要讲。也不可执拗,任何学问都有可能走火入魔。

命理学是一门学问,它并不玄虚。我们需要的是学习如何去解这个方程,然后总结出我们自己的解方程的技巧。在这个过程中,保持一份谦逊之心是最重要的,毕竟“文无第一,武无第二”。

文 西风独醉

  • 2025年7月21日